地 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 话:020-123456789
网址:7xizs.com
邮 箱:admin@aa.com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钟鸣记者顾艳伟)7月14日,旬老广西梧州市苍梧县京南镇寺垌村村民苏国厚正忙着制作一批竹编制品。触网薄薄的生活竹篾在他熟练操作下,不一会儿一个小竹篮便渐成雏形。旬老“今天要编织4个菜篮子和2个葫芦,触网然后放到第一书记的生活扶贫产品网店里售卖。”苏国厚满脸喜悦地说。旬老
苏国厚今年已84岁,触网这位八旬老人开始尝试网上销售竹编制品,生活源于今年6月该村第一书记梁福年到老人家中的旬老一次走访。
苏国厚年轻时学下了编竹制品的触网手艺。“那个时候塑料制品少,生活农村盛米盛菜大多使用竹筐、旬老竹篮,触网我编的生活这些东西在街上可好卖了。”说起年轻时的经历,苏国厚满脸自豪。随着商品市场的繁荣,塑料筐、塑料盆等塑料制品逐渐取代了竹制品,苏国厚只好将精力放在了伺弄庄稼上,编制的竹制品也仅仅是用于自家需要。
随着孩子成年去了外地工作,苏国厚夫妇因为对土地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选择继续在农村坚守。虽然身子骨还算硬朗,但毕竟不像年轻时那样可以经常下田劳动,只能是偶尔干些轻体力活,或者在平时帮邻居编些竹篮打发时间,日子过得有些单调。“老伯,你可以把竹编手艺当个事业再正式干起来,我负责在网上给你销售,这样你每天不仅有活干,还有收入,保证你的日子不再单调。”梁福年看着老人闲暇时编制的竹葫芦、竹茶篓、竹菜篮等竹制工艺品,手艺和质量还相当不错,考虑到时下流行的原生态家居风格,梁福年意识到竹编制品应该有市场。
“在网上人家都看不到真东西,会有人买吗?”苏国厚对梁福年的话半信半疑。“你看这个茶箩筐多么精致,使用这么久,色泽依然金黄,一点不比市场卖的塑料箩筐差,肯定有人喜欢。”梁福年拿着一个茶箩筐比划着,苏国厚眼里亦是充满了光芒,像是又找到了年轻时在街上卖竹编制品时的感觉。
征得苏国厚的同意,梁福年自掏腰包买来了自拍杆,为老人拍照、录视频、编写解说文字。一切准备妥当,今年6月中旬,梁福年将老人的竹编制品在京南镇寺垌村扶贫产品网店里上线。产品一经上架,通过发送产品链接,短短1个小时就有多人询问产品的具体情况和价格并下单,一天时间就把4个竹篮子和茶篓销售一空。
对于梧州市的客户,梁福年利用周末返回梧州市家中的时机,把竹编制品亲自送到消费者手上,外地订单则利用快递邮寄。自今年6月中旬以来,网店销售竹编制品已为苏国厚增加了700多元的收入。
“没想到不靠田不靠地,在家就能挣到钱。”八旬老人的脸上挂满了笑意。700元收入,成为了这位农村老人走上电商之路的第一桶金。
如今,作为村里年龄最大的电商从业者,苏国厚俨然成了村里的“红人”,每天的生活忙碌而有规律,早上吃罢早饭,先到竹园砍些竹子,在老伴的配合下再分割成不同规格、厚度的竹篾,然后喝上一壶本地的六堡茶,就开始编织竹篮、竹筐、茶篓等各种竹制品,下午将编好的竹制品归类放置好风干,然后等待梁福年过来取货、发货。
夕阳下,这一老一少忙碌的身影构成了寺垌村最美的风景……
梁福年说,苏老爷子的故事给了他很多启发,今年他将对村民进行更细致走访,挖掘更多手艺人,然后依托后盾单位梧州市场监管局与电商企业的资源,让当地的农产品与工艺品借助网络走出去,让村民在奔小康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责任编辑:24